日薪800招人火爆不再,旧改之下,实探海珠中大纺织圈
21年1月21日,合生创展347亿鲸吞凤和(康乐、鹭江)村。
此后,领导留言板频频出现改造进度咨询。
毕竟改造不仅影响着原住民,还影响着大批外来开厂、务工的服装厂人员。
不少服装厂老板对于是否继续开厂犹豫不决。
|领导留言板
去年年初,我们到康乐村体验了“疯狂”的招聘现场。
时隔一年我们再度到访,看改造消息发酵一年后,有何不同。
年初,纺织城迎来了开市。
不巧赶上了一波寒潮,冷风、细雨交加,空气潮湿黏腻,康乐服装厂招工工作难以开展。
直至这两日天气放晴,康乐才恢复了往日元宵后的人山人海。
街上货车、三轮车、电瓶车、熙熙攘攘的人群相互交错,热闹非凡。
但今年有所不同,往年“一工难求”、“高薪聘请”状况没有出现。
“今年开年都没有客户,还怎么招人。”阿欢苦笑着跟我聊起。
细细一看,阿欢脚边的告示牌并非招聘信息,而是“诚寻客户”。
问起工厂情况,阿欢滔滔不绝介绍起来,“我们这里500多方,可以做雪纺、西服、衬衣....,供货万家、南城、十三行,直播都来我们这里拿货。”
“但开年来都没有什么生意,这不出来找客户了,往年哪有找客户的情况,现在生意不好做啊。”
而提起这里在拆迁计划中,服装厂要消失了。
阿欢沉默了一下,说:“没那么快啦,没听到什么消息。”
走过阿欢的摊位,一路上都是一人一椅一牌的配置,但多数都是找客户的告示,同时也无人问津。
在众多寻客户的告示牌中,掺杂着几个招聘信息。
与招工的强叔聊起了杂工的工作。
“杂工就是帮忙熨烫啊,修修边,一个月工资6500包吃住。”
“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到晚上12点。”
话聊一半,一位工人过来询问工作待遇详情,磋商几句,随即两人达成一致。
强叔就匆忙起身,收起小凳子,带着刚谈好待遇的工人去参观工厂。
沿着路直走,街上些许招工人员拿着样衣在向外来务工人员介绍产品的走线和版式。
在康乐桥转了一圈,了解到今年服装厂的招聘待遇基本都是6500元包吃住,招聘摊位也少的可怜。与去年“日薪800,招不到工”对比鲜明。
时值正午,康乐桥边集聚了正在休息的外来务工人员,有的独自望溪,有的三五成群聊着天。
来自湖北的阿姨说起了近况。
“今年生意都不好,你看都没几个招工,这群人都是来找工的,现在人还少了点,早上7、8点来,全是人。”
“我们两个是厂里的长工,现在没单做,在这晒太阳呢。”
“都做了十几年,不知道转行能干什么。”
“还没来就别来,现在不好做,住宿又贵要1000块,一盒炒米粉一点点就要8块钱。”
而谈起这里工人有1万的工资。
阿姨们笑了笑,“哪有那么好拿,多劳多得,1万得做到凌晨三四点,吃饭都没时间。”
说起拆迁后的打算,阿姨漫不经心着说:“哪有那么快,走一步看一步呗,还能怎么办。”
“疫情来临,经济不好,加上拿货商家少,倒了好多家,到处都是转让公告。”一位服装厂老板如是说。
“我现在两个厂,生意少是少了许多,不过还过得去。”服装厂老板继续说道。
不过,也有找客户的阿姐说:“生意哪有一整年都好,一年有淡有旺,开年找客户很正常。”
当聊起拆迁话题时,阿姐瞥了一我眼。
“是有听说要拆掉一些,回家呗,家里也有的做,能怎么办,我又不是老板。”
说完便低头看起了手机。
在这个市场中,问起大家拆迁后有什么打算,似乎就像在问着:你的理想是什么?
“全国纺织看华南,华南纺织看中大”。
中大纺织商圈,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制衣行业的缩影,国内仍有一半以上的中低端女装制造于此。
商圈拥有着59个专业商城,商家超过2.3万户,外来务工人员超过15万人,吸纳着大量外来人口。
康乐、鹭江村也因服装厂被人熟知。
一方面,是服装生意给村民带来的高额分红。
另一方面,是随处可见的握手楼,电线相互交错,黑暗的厂房里机器轰鸣。
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与广州核心区格格不入。
而今,随着旧村改造的进行,康乐、鹭江的服装故事即将“谢幕”。
|康乐、鹭江改造范围
按照改造设想,未来康乐、鹭江将加快推动布匹市场产业转型,引导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升级,逐步实现业态与环境的转型发展。
海珠区也为为康乐、鹭江村设置了改造节点、产业引进等“KPI”。
据招商文件,康乐、鹭江村需“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实施方案审批、完成补偿安置方案表决并启动补偿安置协议签约”。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上看,似乎“KPI”还未达成。
|更新改造展示中心 2022.2.25 摄
前两日,海珠区也发布《海珠区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城市更新项目提及了新市头、沥滘、石溪、赤沙几条旧村改造。
康乐、鹭江还未上榜。
|海珠区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说回服装厂,旧村可因改造蝶变,但这一批服装从业者,该如何“蝶变”呢?
扫一扫图片,备注区域/房企(中介勿扰),添加小编微信,加入海珠旧改讨论群!
🔽
点击查看
往期精彩内容
【旧改】58个,旧改已批复是重点
【土拍】扒到了,回暖海珠说了算